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正是抉择的表达

时间:2020-11-26 11:41:55编辑:野蛮历史网

导读: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正是抉择的表达

王维所生活的唐开元、天宝年间,正是禅宗的本土化特色定型的时期。他中年崇奉北宗禅,晚年则转向南宗禅,王维一生的思想出入于儒释道之间。他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历仕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礼部郎中等职,最后官至尚书右丞。青年时期的王维曾有过一番理想抱负。但他一生宦海沉浮,早年坐累太乐署伶人舞狮事件,经历了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专政等政治风波,后又因“安史之乱”任伪职而下狱。仕途波折逐渐消磨了他的豪情壮志,他归隐山林的意绪不断滋长。王维的个人生活也屡遭打击,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中年“丧妻不娶,孤居三十余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大概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王维晚年持斋奉佛,“退朝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不仅参禅悟理,还善于把禅意、禅境融入诗歌创作,将内心深处对于禅的体悟灿烂地发挥到艺术境地,因此被称为“诗佛”。

王维人生思想的变迁反映在一些诗作里,如《早秋山中坐》,创作于辋川闲居时期。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王维的好友孟浩然曾因一句“不才明主弃”而触怒唐玄宗。“无才不敢累明时”自然是正话反说。诗歌前四句都在表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归隐意愿。自“草间”句以下,开始转入山林之境描写,颇有禅的意味。时节已是初秋,天地万物笼罩着一派肃杀之气。草间的虫子、林间的秋蝉因时日无多而叫声愈发地急促、悲凉,恰似美好年华逐渐逝去、而功业渺渺的诗人。末句勾勒隐居生活。空荡荡的山林里,诗人守候着寂静的柴门与山、树和白云相伴。画面看起来一片空境,实则这种空境之“空”是和功业、仕途的“有”互相衬托、相辅相成的。“空”完全是外在的,无有所成之空,而非空性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