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图文]小三线建设:深山里的生活交响曲

时间:2020-12-11 10:21:51编辑:野蛮历史网

1975年光明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运动会比赛。时任小学工宣队师傅的刘振余(图片提供者刘金峰父亲,右二)是比赛的裁判。

  1975年光明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运动会比赛。时任小学工宣队师傅的刘振余(图片提供者刘金峰父亲,右二)是比赛的裁判。

  在1965-1988年前后24年的时间里,总计有7万余名上海的职工及其家属背井离乡,远赴皖南和浙西深山中开山炸石、架桥修路,硬是在皖南和浙西建出了一方新天地。而在这一如今看来光辉无比的建设工程背后,却是上海小三线建设职工面临的艰辛生活条件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且这一画面随着历史年轮的不断前进而越加清晰。

  供应时代的物质“享受”

  上海的小三线企事业单位远离上海,即使是在皖南当地,也是远离城镇,交通条件很不方便,生活用品更是严重缺乏,这些客观条件从职工到达的那一天起就随之而来了。厂里的小卖部成为了当时唯一能够获取日用品的场所,凭票供应的时代特征即使是在远离闹市的这里也不例外。

  上海的小三线建在安徽的土地上,行政区划归属安徽,但职工的生活方式却完全是海派的。从全国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来到皖南山区,各方面的落差自然是少不了的,职工对此反应强烈。

  为了解决后方职工的日常生活,安定人心,上海源源不断地将包括肥皂、火柴、香烟、草纸、毛巾、手帕、民用线、电筒、电池、牙刷、牙膏、肥皂粉、香药皂、胶鞋、塑料鞋、面盆、铝锅、口杯、热水瓶、针、纽扣、铅笔、铱金笔、练习本、信纸、信封、纸张、糖果、食糖和盐汽水等30多种生活物资,不远千里车轮滚滚地运往皖南小三线,而对于卡其布、的确良等紧俏物资也优先供应小三线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