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最新文章
  • 西北马家军兴亡史:称霸西北百年 兰州战役终结其统治

    西北马家军简介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权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击败了进入西北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1949年,他们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

  • 历史上北平怎么解放的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

    解放战争中北平幸免于难,那么历史上北平是怎么被解放的?为什么说北平是和平解放的呢?我们来看下文。北平解放历史简介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平津战役的尾声。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国民党守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於绝境。16日,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傅作义与解放军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双方於21日达成《关於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

  • 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人侵华北。8月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抗战的最高统率部,蒋介石为委员长。在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6个部,分别主管有关事宜。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国民党投入了70余万人的兵力,与日军进行了长达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在此期间,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8月22日,国民

  • 卢沟桥事变简介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历史背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自1874年出兵台湾开始,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

  • 石友三部队编制情况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891年生。石友三幼时家贫,曾在长春城毕家粮坊当学徒,结识毕家少年毕广垣,得以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与该校教员商震有了师生之谊。1908年,石友三綴学从军,入陆军第3镇吴佩孚营,随营移驻河北廊坊。不久,第3镇发生兵变,石友三离队流落北京。1912年再次投军,编入冯玉祥营充当马夫。由于他天性机灵,善于察言观色,不久,被调去充任冯玉祥的贴身护兵,从此,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擢

  • 日本怎么投降的日本投降的时间过程和地点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是国家公祭日。那么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是怎么投降的?日本在哪里投降的,日本投降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小编来说说关于日本投降的这些事。南京大屠杀简介南京大屠杀(Nanjing Massacre)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

  • 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国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14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无数英烈前赴后继,热血保家卫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国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以及被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一、新四军——彭雪枫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

  • 她是孙中山唯一的日本女儿,从未公开过真实身份

    孙文的一生中共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他专注的儿子便是孙科,三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孙娫,次女孙婉,别的还有一个女儿,她便是孙中山的日客籍长女宫川富美子。 孙中山结识了帮忙过自己的日本友人大月素堂的女儿大月薰。知道了自己真实的身份后富美子却没敢公开自己的身份,她害怕遭受他人的迫害,直到她78岁那年,日本一家新闻报社《读卖新闻》采访了富美子,报社许诺在她生前绝不会公开她的身份,她才愿意开口,讲述了很多她

  • 满清皇室退位的优待条件有哪些

    清末民初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议和代表商定的有关清帝退位的条件。经过南北议和代表的磋商,南京临时政府方面于1912年2月9日向清政府致送有关清帝退位优待条件的修正案。12日隆裕太后代表清廷认可了这一条件,并于次日公布,宣布清帝退位。《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共8款:(1)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2)清帝岁用400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3)清帝暂居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