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九品中正制是谁提出的 九品中正制的利与弊是什么?

时间:2018-10-12 14:01:50编辑:文二

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可以看到和曹操的唯才是举理念是相同的。但到了制度后期,魏晋时充当司徒及中正的一般是二品,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士族世家,最终士族世家完全把持了整个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缺点便体现了出来:司徒拥有者最高的决策权,世家大族们有着绝对的先天优势,且能轻松地影响中正的评,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

可是,细想之前,贵族制下,寒士连入仕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从军魏晋也可以靠兵制入伍,这点和秦汉没有分别,察举制更是得到推广优化了,博士弟子员原本就没有寒门的名额。

在之前的制度,寒门是近乎绝对没有机会入仕的,虽然世家制对他们也是不公平的,但至少他们有入仕的机会,而且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可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他们的劳力不一定是白费的。

所以,比起寒士入仕待遇差,九品中正制更有着入仕方法的开放,和社会流动性的上升等优点。可以说,没有九品中正,原本一直由宗族国戚把持的贵族制是无法渐渐过渡到士族制,再把入仕权力下放至民间(即科举制)。任何制度都需要过渡发展更替,大约九品中正制也是这一列优缺比较明显的制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