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图文]甲午战争与现代中国国家观念变迁:从臣民到公民

时间:2020-12-11 10:22:23编辑:野蛮历史网

几乎与王韬同时,生于广东香山、世居澳门,后到上海为外商当买办的郑观应写了《易言》一书,于1880年出版。在此书中一篇不到500字、名为“论议政”的文章中,郑观应也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认为这种通上下的君民共主之制与中国三代法度相符,所以“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务使上下无扞格之虞,臣民泯异同之见,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预期矣”。

参加洋务运动的官员薛福成在1890年出使欧洲后,对议会制度也有了较深的认识。在出国前,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富强在于工商发达。到欧洲后,他进一步认为工商的发达与民间资本容易组成大公司有重要关系,而这些的基础则是议会。同时代的马建忠、陈虬、陈炽等人也对议会作了不同程度的介绍。这些介绍,使国人对西方的议会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主要仍是从中国传统“通上下”、而不是从现代宪政限制君主权力的角度来理解议会制度。陈虬在1892年编就的《治平通议》一书中宣传变法,发展工商,但对议院也认为仅是“通上下之情”。陈炽在1893年写就的《庸书》中对外国议会对君主财政的限制略有介绍,但最后还是从议院使国家“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一心一德,合众志以成城”,终使国家强大、而且“民风日舒,君威亦日振”的角度来论述议会制度的。

直到1894年,郑观应感到十几年前写的“论议政”有明显不足之处,专写“议院”一文,详论议院作用与功能。这篇文章表明十几年后,他对西方议会制度的认识更加完整、也较前更为成熟,代表了那个时期国人对议院认识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