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苑!微信公众号:yu118.com

[图文]甲午战争与现代中国国家观念变迁:从臣民到公民

时间:2020-12-11 10:22:23编辑:野蛮历史网

当然,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观点有许多很大差异,但却有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反对“王权神授”,主张国家的“主权在民”,从契约论、主权在民论证国家的合法性,这也是现代国家观念的主导思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也就丧失了合法性,人民可以重订契约。

“通上下”

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家观随着西方的“船坚炮利”的传入,也由少到多、由浅到深,一点点传了进来。

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对英、法、美、瑞士等国的选举制、议会制和君主立宪制,甚至对议会的组成、职权范围等都作了一定程度的介绍。该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但徐书长期遇冷,直到20年后,才有人重新提起西方政治。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棻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四不如夷”论,其中一点是“君民不隔不如夷”,承认中国政治体制在“通上下”方面的不如夷。1876年,清政府派郭嵩焘出使英国,郭对西方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观察,他的言论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英国“官民相与讲求国政”、“大兵大役,皆百姓任之,而取裁于议政院”,富强的根本在于本末兼资、君民上下同心。但是,郭恰恰因为公开主张学习西方而受到迫害。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郭之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文章。因曾上书太平天国而流亡香港、英国的王韬在英期间专门到议会参观。在《重民(下)》、《纪英国政治》、《与方铭山观察》等一系列文章中,他对西方政体形式作了进一步介绍:“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对这三种政体形式,他分析了各自利弊:“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中国欲谋富强,固不必别求他术也,能通上下之情,则能地有余利,民有作地,闾阎自饶,盖藏库帑无虞匮乏矣”。